『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洛青山一脸惊讶:“大人,您要把苏家布庄开到苏杭来?”
苏家布庄的盛名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在大夏,是布庄中的传奇!
他的规模最大,名声最旺。
他们布庄所用的织布工匠都是从五湖四海重金请来的织布好手。
织出的布匹是绝对的上乘,可以做到虽不是丝绸,却似丝绸。
相传苏家布庄的布匹都经过严苛的挑选,每十匹只有两匹能够放在苏家布庄中卖,绝对保证质量。
即便在这种情况下,布匹的价格也和其他布庄无异。
苏家布庄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布庄,更是一种象征!
百姓们谁能买到苏家布庄的布,足以他开心的一宿睡不着觉。
因为苏家只要一开门,便立刻被卖空,稍微慢一步,就赶不上趟。
在京师,甚至有专门的商人贩子靠炒卖苏家的布匹为生。
李龙鳞淡然一笑:“没错,就是要将苏家布庄开到苏杭”
“现在洛家想要重振旗鼓,实在是太难太难,人们心中的观念根深蒂固。想要一时半会的改变,根本就不可能。”
“既然这样,不如顺水行舟。”
“利用百姓们的这种观念,把他们认为最好的苏家布庄开到苏杭,用苏家布庄的名号来卖紫布,肯定可以大卖!。”
苏家布庄本来就是自己有心打造的一个品牌,有意把苏家布庄往高端了定义。
他为的就是扩大布庄的生意,能够将整个大夏的布匹生意结合起来。
苏家布庄在京师现在已经站住了脚,盛名远扬,已经有了一定的品牌效应。
现在京师百姓买布第一选择只有苏家布庄。
除非苏家布庄的布买完了,百姓才会有第二个选择。
第二天早点来买苏家布庄的布。
苏杭的人们还没有意识到品牌效应的威力。
但在后世,这种品牌效应是对商业行为影响最大的存在。
甚至在有的人看来,卖的东西怎么样不重要,但传出去必须要有面子!
而苏杭这些富商们同样是这样想的。
如果有一天苏家布庄的布盛名大到一定的程度,这些富商们一定不会再看那丝绸一眼,转而来买苏家的布,以尊苏家布为荣
闻言,洛青山陷入沉思,脸上挂着一丝担忧:“用苏家布庄的名号来卖紫布确实是一个不错的办法,只是我洛家用苏家的名号来卖布,恐怕有些不妥吧...”
李龙鳞笃定道:“这你就放心吧。”
“现在苏家布庄所有的生意都掌握在你大女儿手中,一切事情都由她说的算。别说是开一家,就算是开十家也没有任何问题。”
洛玉竹虽是未过门之身,不是苏家的媳妇。
但她经过这么久以来对苏老太君的悉心照料和陪伴,她早就成为了苏家不可缺少的一员。
苏家上下所有的生意和产业都在洛玉竹打理下变得井井有条。
苏家布庄只是其中之一。
洛青山望着洛玉竹,一脸震惊,难掩眸中惊喜:“玉竹,真是这样吗?”
洛家布庄的名号在苏家布庄面前比起来,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如果能用苏家布庄的名号在苏杭做布匹生意,那必定是财源滚滚,生意兴隆!
更何况卖的还是这种最稀少的紫布,绝对可以大卖!
洛玉竹微微颔首:“爹,确实是这样。”
“现在苏家的生意都是我在打理,况且布庄这些天正在打算如何迈出京师。”
“现在正是一个好机会,可以先将洛家布庄作为试点。”
洛青山激动地拍着手:“好好好!这次我洛家看来是真的要东山再起,重振荣威!”
如果洛家的货能通过苏家布庄卖出去,不仅仅能卖的快,也让那些想要暗中作梗的人断了念想。
苏家布庄这个金字招牌早已进入人心,无懈可击。
更何况,如果这一批紫布从洛家卖出的话,必定会招人嫉妒。
引来不必要的是非。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以洛家现在家徒四壁的模样,苏杭所有人都想欺负一番。
但如果从苏家布庄卖出的话,不仅和洛家撇干净了关系,也让那些家族动歪心思之前,好好掂量掂量!
苏家布庄背后的可是镇国公苏家!
就算是三大家族也要忌惮几分!
洛玉竹拿出账本,计算了一番:“以现在染房中那些布匹,全部卖出,应该足够付清洛家拖欠工人们的工资,很快就能渡过难关。”
洛青山一怔:“玉竹,你是不是把账算错了?”
“这些布匹若是在苏杭的市场上卖,仅仅一匹布就价值千金,咱们岂不是随手卖出一匹,就能将这工人们的工钱付清?”
“染房中那些布匹足以让洛家荣华富贵,衣食无忧!”
这可是最珍贵的布匹!
最昂贵的存在。
怎么可能会像洛玉竹所言,那般廉价?
李龙鳞笑着解释道:“岳丈,恐怕您有所不知,在洛家布庄卖布,价格是有要求的。”
“只要是卖给老百姓们的布匹,不管什么模样,什么颜色,都不过几两银子。”
“绝对不会超出这个价格。”
老百姓们现在大多也是刚刚吃得饱饭,兜里都不剩几个子。
哪怕是京师的老百姓,最上乘的布,几两银子也是十分奢侈了。
洛青山一怔,一脸不解:“这么好的布就卖几两银子,那岂不是太可惜了?白白便宜了那些买布的?”
他听到紫布只打算卖几两银子,心如刀割!
李龙鳞脸上露出认真之色:“何来可惜一说。”
“布庄生意本来就是百姓们捧出来的,那自然要站在百姓们的位置上去考虑。”
“要是苏家布庄的布百姓们都买不起,那苏家何来盛名?何来口碑?”
“靠那些大商人吗?”
洛青山背脊一凉,他突然明白,李龙鳞这些话是对他说的。
洛家为何从之前江南翘楚,人人奉承。变成现在的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都是因为洛家只想和那些大商人们打交道。
而忽略了苏杭的百姓们。
这些大商人们皆以利往,他们可不在乎自己的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