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非洲创业实录 > 第1140章 塞尔维亚战场

我的书架

第1140章 塞尔维亚战场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敬礼!”

负责接洽防务的东非军官和士兵,向着这些德国人表达了自己的敬意。

虽然泽维尔和他的士兵们是残暴的殖民者,但是在这一刻,他们是将返回德国为祖国而战,而泽维尔和德国士兵站在船上和他们告别。

在轮船的鸣笛声中,泽维尔一行人和非洲海岸越来越远,直到消失在众人的目光之中,岸上,东非官员们则继续讨论。

安德尔专员转头对东非首任加蓬领地总督赫莱德说道:“德国军队的素质还是不错的,即便是殖民地军队也表现出了较高的军事素养,希望他们能在战争中活下来。”

赫莱德也颇为认同的说道:“我们的陆军一开始就是按照德国标准建立的,在全世界范围来看,德国军队的综合能力绝对是一流的,估计也就法国陆军能够相提并论。”

赫莱德是国防军出身,曾经在德国进修过,参加过南非战争,哪个时候赫莱德才三十多岁,所以安德尔对赫莱德的话还是比较信服的。

安德尔出于好奇的问道:“赫莱德前辈,你认为我们东非国防军在世界军队中处在哪个水平呢!如果是和德国和法国的陆军相比,又会怎么样?”

刚才赫莱德已经说了,德国军队属于一流水平,而与之相比只有法国陆军能掰一掰手腕,这里面却没有提到帝国国防军陆军,所以安德尔才有此一问。

安德尔可不认为东非国防军会差,当然,这主要指陆军方面,至于海军,英国肯定稳坐世界第一的宝座,先不谈英国皇家海军的素质,单是规模上就没有国家能单独和英国皇家海军抗衡。

对于安德尔的疑问,赫莱德摇摇头叹息道:“唉,如果是二十多年前问我这个问题,那我肯定清晰的告诉你,帝国陆军肯定是世界一流的强大军队。”

“毕竟,帝国陆军最初完全以德国为师,早期受制于条件,肯定达不到德国水平,但是后来工业和经济能力提高后,已经和欧洲军事强国没有差别,就算和德国等顶尖陆军强国相比也不遑多让,当时,我们只在火炮上和德国有些差距。”

“至于现在的国防军,说实话,我这种老人早就看不懂了,这十几年来各种新奇的武器装备,层出不穷,又是机械化,又是摩托化,机枪,火炮质量和种类都增加了不少,前几年还成立了陆军航空兵部队,我脱离军队太久,都已经摸不清如今国防军的战术理念和真实水准了。”

“现在帝国陆军可以说和世界上的其他军队已经形成了分化,当然,这种变化肯定是向着好的方向发展,毕竟武器装备,军队建设都有所提高。”

“但正是因为对现在帝国军队的陌生,以至于我不敢妄下结论,而且欧美国家的军队也在发生变化,虽然没有我们东非动静这么大,但是在我当兵的那个时候来看,也是比较不可思议的了。”

军队的战斗力如何,说到底还是要看过程和结果,也就是实战效果,而今东非军队除了在波斯湾的北部湾领地小小折腾了一把以外,基本没有什么大动作,所以赫莱德也不敢打包票判断国防军的战斗力如何。

而且,最重要的是东非在波斯湾地区的军事行动表现的其实并不足以让人满意,虽然因为各种原因限制,但是毫无疑问,东非国防军的纸面实力比阿拉伯人强的多,就这还打了半年多。

当然,东非国防军派出的军队,属于目前传统军队范畴,在东非国内的重视程度不太够,像那些又是装备汽车,又是飞机坦克的新式陆军,在这个世界上还没有一次实战案例。

赫莱德说道:“总而言之,我们的军队正在向好的方向发展,如果非要和其他国家做比较的话,我相信国防军肯定在其他国家军队之上。”

……

而在两人讨论帝国军队战斗力的时候,巴尔干半岛上,东非国防军的观察团,正在奥匈帝国军营里观摩学习。

波蒂奥雷克总督是本次奥匈帝国针对塞尔维亚战场的主要负责人,这位也是之前斐迪南大公遇刺时跟随身侧的那名将军。
斐迪南大公遇刺事件的影响极其恶劣,但是颇得弗朗茨“圣宠”的波蒂奥雷克没有因为这件事受到丝毫牵连,反而成为将近三十万奥匈帝国军队的前线总指挥。

而这个时候,波蒂奥雷克正在接待这群来自东非的“不速之客”,也就是东非国防军组织的军事观察团。

“波蒂奥雷克将军,接下来一段时间就麻烦你们了!我们早就听说您的鼎鼎大名。”东非军事观察团的团长王拉得对着波蒂奥雷克说道。

实际上波蒂奥雷克对于这群东非愣头青很不感冒,这个所谓的东非军事观察团实际上来由自于维也纳皇家军事学院的东非留学生组成。

在波蒂奥雷克看来,战场又不是过家家,这群东非人就是一群拖油瓶,不过人家是打着交流学习名义到前线的,还有皇室和东非背书,所以也不好甩面色。

如果是东非的一些名将,波蒂奥雷克也不至于有这种想法,主要还是从心里低估这些年轻人。

是的,东非也有本国的名将,而且得到各国的认可,毕竟东非可是打过南非战争这种硬仗,有战绩傍身,虽然英国不以陆军闻名,但是作为世界霸主,英国陆军实力还是不错的,东非能踩着英国出名,南非战争时期的将领自然也能获得不少关注。

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既然王拉得对自己表现的比较谦逊,同时顺带恭维了自己一番,波蒂奥雷克对他们的态度也就稍微好了一点。

但是波蒂奥雷克还是告诫道:“参观和学习自然没有问题,不过战场不是你们在军校里过家家那么简单,所以你们要待在指挥部,不能在战场上乱跑,这里就是最安全的地方。”

王拉得满口答应,待在奥匈军队的指挥部虽然不能近距离感受战争的紧张氛围,却也有极大好处。

这里作为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战争的指挥中心,可以亲身感受一下奥匈帝国军队高层是如何调动和指挥前线部队的。

这种机会可以说十分难得,毕竟这可是涉及近三十万人大部队的指挥协调,其中学问可不少。

而且,也只有这种大规模战争才能遇到这种机会,感受战场环境和平时沙盘演练时的不同。

毕竟除了南非战争时期以外,东非军队几乎就没有人再接触过这种大战役的指挥,更何况东非的军事学员们。

波蒂奥雷克接着说道:“任何行动都要听指挥,你们可以在我们进行操作的时候在一旁学习讨论,但是绝对不能对我们的工作指手画脚,毕竟你们这些年轻人初出茅庐,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面对,这群东非年轻人,波蒂奥雷克天然带有一种优越感,所以他喋喋不休的和东非军事观察团的成员们说着自己的“规矩”。

而东非的年轻学员们虽然年轻气盛,但是在波蒂奥雷克这种老资格面前确实不敢反驳。

根据波蒂奥雷克的安排,东非军事观察团基本被限制在战场后方,旁观学习波蒂奥雷克和他的下属们如何指挥和调度前线作战部队。

(本章完)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