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赵高一边说话,一边双手负在身前,缓步向着李斯等人靠了过去。
“荀况先生和齐鲁三杰名满天下,赵高可是早有渴慕之心啊!”
伏念闻声转而看向赵高,眼神中看不出好恶,不过心中却是对这位罗网的首领十分警惕。
“中车府令过誉了,小圣贤庄内不过都是一群两耳不闻窗外事的读书人。”
“那些虚名,都是世人误传罢了,不值一提!”
“呵呵呵……”赵高阴柔的笑声响起,似有深意的说道,“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伏念先生虽是儒家掌门,想不到还深谙道家真义啊!”
道家先贤老子的这句话,从表面上理解一下的话,就是赵高再夸伏念为人低调内敛不自满。
但要是细究的话,也难说赵高有没有在暗示儒家刻意藏拙,包藏异心。
张良和颜路听了这句话后,看向李斯的目光都产生了些许细微的变化。
就在伏念想要回话的时候,赵高等人的后方传来了一道粗犷豪迈的大嗓门,打断了他。
“张三先生,张三先生!”公孙玲珑摇着她那把白面具扇子,一脸兴奋的朝着张良不断招手,“人家在这儿呢!”
又一次面对公孙玲珑,对齐鲁三杰来说仍然颇具挑战性。
脸色一直没什么起伏变化的伏念看见公孙玲珑那一脸兴奋的喜色后,眼皮终于忍不住抖了抖,甚至心中还产生了一个极不厚道的念头——幸好她盯上的是子房!
对于一向克己复礼的伏念来说,这种近似于幸灾乐祸的念头可是很稀罕的,足见上次和公孙玲珑打交道给他带来了多大的心理创伤。
颜路要淡定一些,直接光明正大的用调侃的目光看着自己的师弟。
死道友不死贫道,也算是个乐子嘛。
一直挂着浅笑的张良脸色变得僵硬了许多,压根不想去看公孙玲珑,但是对方的动静太大了,所有人都注意到了她,自己要是强行不去看,反倒不自然,也容易惹来更大的麻烦。
只好硬着头皮看向公孙玲珑,然后尽量不产生任何表情和反应。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公孙玲珑也算是强过了相国李斯和中车府令赵高——他们俩尚且没本事一下子让齐鲁三杰产生这么大的反应。
公孙玲珑的身边还有拄着拐杖的楚南公,他正借着拐杖努力快步向前走,似乎是在远离公孙玲珑这个丢人现眼的同伴,嘴上还提醒了一句:
“别喊了,他现在没工夫搭理你。”
公孙玲珑可不管你那个,她一向是会赢的,只要张良没有公然表示不喜欢她,她就认为张良是对她有意思的。
甚至旁人根本看不出她到底是在自欺欺人,还是发自肺腑真就这么想的……只能说也是一种本事了。
“嘿嘿,张三先生还害羞了呢!”
公孙玲珑挥动手里的面具扇子,姿态造作扭捏的‘娇笑’着对张良的不作回应进行了独特的解读。
好在这时有人帮张良解了这个围——扶苏的车驾到了。
五辆马车里,只有扶苏的最独特。
其他人的都不过是普通马车的加大加宽加厚型,最多算个ultraproplusmax版本,而扶苏这个明显是新一代产品。
它相当于是把一间小屋子整个架到了一台大平板车上,然后再让马拉着。
这屋子还是用纯钢板嵌合而成,不留任何缝隙,构成最严密的全方位无死角保护。
公输仇打造这架马车可是下了血本,用的料子比他造一架破土三郎都足,厚重的钢板足以抵挡贴着脸射过来的军用强弩。
马车前后各有十六名骑兵保护,两侧也各有四名,宽大的车架上四方上海还各站着两名影密卫保护。
简而言之,就是突出一个字——铁桶!
不过它也不是没有缺陷——在扶苏的车驾是五匹马拉的情况下,这车也跑不快。
眼见扶苏车驾靠近,前几辆马车的车夫赶紧一抖缰绳,驾着马车离开腾地。
小圣贤庄这么大,自然有专门停车的地方,否则的话来个人总不能让人家就把车停大门口。
多难看啊!
没有障碍遮挡,扶苏的马车一路慢走,停在了荀子等人的正前方不远处。
马车停住,扶苏还未下来,荀子等人已然开始双手合揖,向前躬身长揖行礼。
随后侍者撩开马车门帘,扶苏踱步下车,走到为首的伏念近前。
长揖礼腰要弓成九十度,伏念并不能看见扶苏的位置,但能听见对方的脚步声。
确认扶苏下车了后,他立刻问候道:
“小圣贤庄掌门伏念,恭迎公子大驾。”
扶苏闻声笑呵呵的回应道:
“伏念先生,多年一别,咱们终于又再见面了。”
“公子屈尊垂爱,伏念不敢。”
扶苏笑笑,目光看向一旁的荀子:
“这一位,应该就是荀况,荀夫子。”
荀子闻言回道,“儒家荀况,见过长公子殿下。”
“夫子客气了。”说着,扶苏伸手去扶起荀子,“荀夫子年高德劭,扶苏当不得此大礼。”
“还有儒家的诸位,也都请平身,不比拘泥虚礼。”
“多谢公子体恤。”荀况道了句谢,然后起身抬头,正好和扶苏四目相对。
看清对方长相的那一刻,两人的眼神不由齐齐波动了一下,心中各自暗道了一句——是他!
却是他们俩互相认出了对方。
说来也巧,扶苏身为长公子,他的画像是不能在任何人手上流传的,除了他本人和他亲爹。
所以荀子虽然从许多人嘴中都听到过有关扶苏的事,但他确实不知道扶苏的长相。
而扶苏虽然遇袭那天就看出了荀子不是一般人,不过他还真没联想到早已隐居避世多年的荀子身上。
后来因为牵扯到天明的关系,他也没有深入去调查荀子的身份,因此也不知道那个老者就是儒家那位赫赫有名的喷子大儒。
所以这会儿两人都有些诧异。
荀子不了解扶苏对子明的态度,发现那日救的竟然就是公子扶苏后,心中不由担心了一下子明。
救了堂堂帝国长公子当然是大功一件,换了旁人这就等于是一步登天了。
但对于身份敏感特殊的子明来说,就祸福难料了。
或许还是能登天,但未必是活着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