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3章 堵心的命令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等长孙无忌、房玄龄和李靖几个重臣离开后,杜荷走到户部侍郎卢承庆的身旁,并朝他低声询问道。

“卢侍郎,将士们的赏赐和抚恤金,还要多久能发下来?”

卢承庆听到杜荷的询问后,脸上并没有丝毫的惊讶。

因为这几天兵部的那帮将军,他们已经不止一次来找他,询问赏赐和抚恤金的下发事宜。

卢承庆左右看了一眼,发现周边十余步内都没有人后,他这才低声回道。

“杜尚书,明日会先给将军以上官职的人发奖赏。”

“五日内会给校尉以上官职的人,发放奖励和抚恤金,十日内会给普通的士卒发放完。”

官职越高的人他们上面审批的流程越少,因此奖励的发放也会快上许多。

而发放普通士卒的奖赏和抚恤金,需要层层的审批和清点银子数目,会耽误比较多的时间。

杜荷点了点头说道:“卢侍郎,还请你们盯紧一些,士卒们等的都比较心急。”

卢承庆无奈地应道:“杜尚书,我们也理解士卒们着急的心情,所以这段时间我们户部全员都在赶进度。”

“现在时间已经明确了,士卒们的赏赐和抚恤金十天内能发下去,让他们再耐心等等吧。”

随着天气越来越冷,户部尚书唐俭越来越不留心事务,常与宾客纵酒为乐。

现在户部的大小事情,全压在他这个任期刚满一年的户部侍郎头上。

有时候自己上呈给唐俭的奏疏,也需要催促三五遍才能等到他批阅,严重影响进度。

杜荷知道户部的人这段时间都快忙疯了,而且也得到比较准确的奖赏和抚恤金的下发时间,于是没有继续追问。

他朝卢承庆抱拳说道:“卢侍郎,等你闲空一些,我们一起去莱国公府喝酒。”

“好!”卢承庆微笑着应了一声,随后也抱拳说道:“杜尚书,我先回户部忙活,下回再坐下来慢慢聊。”

等卢承庆急匆匆地离开后,杜荷也带着工部的几个下属离开了太极殿。

随着各部主官和副官都离开太极殿,剩余的一些五品官吏瞬间聚在一起。

他们针对今日朝堂发生之事,议论纷纷起来。

“你们说工部的人能在杜尚书的带领下,做出好用的新犁么?”

“陛下可是亲口答应,如果工部做出好用的新犁,要重重地赏赐他们!”

“工部的那帮人有福了,遇杜尚书这样有能耐的人,也不知道陛下会赏赐他们多少东西!”

朝廷官吏的赏赐,并非都是金银钱财,很多时候都是拿粟米、布匹和精盐来代替。

而粟米、布匹和精盐等物品,都是能够换钱和换物的通货。

随着一个中年官吏把问题抛出来,很快一道年老的声音带着几分不屑回道。

“用脚趾头想想都不可能,杜尚书他懂农耕吗?”

“不可否认杜尚书在诗词和谋略一道天众奇才,可革新直犁需要的不是才学,而是良工巧匠。”

“如果不是整日跟农具打交道,是不可能做出更好的新犁。”

说话的这个老人正是军器监的少监,他几十年都在跟器械和甲胄打交道,心里清楚工匠一道的难点。

照葫芦画瓢谁都会,但是做出有用的新物具,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其余的官吏听到工部的人可能在做无用之功,大家心里都松了一口气。

现在其他各部的人都没有立功,他们也不希望工部那帮人立功,不然他们这个年过的可不舒服。

紧接着他们又把话题放在李承乾、于志宁和张玄素三人身上,猜测陛下会如何妥善处置他们三人的关系。

...

两仪殿。

于志宁和张玄素两名老臣,他们微微地低着头,如坐针毡地坐在大殿两侧的软垫上。

此时李世民的目光刚从他们两人身上离开,并放到李承乾的身上去。

“太子,朕打算让于志宁和张玄素两人,代替马周和刘洎在东宫的职位!”

“不知你这边有何看法?”

什么!

父皇竟然想把马周和刘洎抽调出东宫?

李承乾在听到父皇下的这个决定后,他的脸上顿时露出凝重的表情。

藏在宽厚袖袍下的双手,也紧紧地捏成了拳头。

当前御史大夫马周兼任太子詹事一职,而侍中刘洎则兼任太子左庶子一职。

太子詹事相当于尚书省的左右仆射,而太子左庶子相当于门下省的侍中,因此这两个官职对东宫来说至关重要。

况且马周和刘洎都是他的核心支持者之一,有他们在东宫担任重任,他自己也放心。

现在父皇把于志宁和张玄素两人塞进来,岂不是要明着监视他?

随着李承乾保持沉默,两仪殿内的气氛也一下变得压抑起来。

对于李世民忽然下的这个决定,于志宁和张玄素两人的内心同样惊愕。

他们察觉到气氛越来越压抑,于是先后站起来推辞道。

于志宁推辞说道:“承蒙陛下信任,只是臣能力低下难以在东宫担任要职,还请陛下收回成命!”

张玄素更是言语直白道:“臣以前在东宫教导太子,并没有明显的用处,也无颜回东宫担任重职。”

“况且臣刚被陛下擢升为吏部侍郎,短时间内也无心里去兼顾东宫的事宜。”

虽然他们二人都想重新回东宫,但绝对不是用这种方式回去。

否则太子不仅不会认可他们,反而还会把他们视为眼中钉肉中刺。

李世民摇了摇头说道:“两位爱卿谦虚了,你们两人原本就是太子左庶子,哪有不胜任的道理?”

“自从去年魏征死后,朝廷便缺少直言劝谏的臣子,而你们也是为数不多的忠直之臣。”

“有你们辅佐太子,以后也能避免太子做出错事,而没人敢指出来!”

当前在东宫任职的一众官吏,太子詹事马周,太子左庶子刘洎和岑文本,太子右庶子令狐德棻和赵弘智。

他们五人虽然熟读经史才能出众,可他们并非直言劝谏的大臣。

太子做了错事,他们这些人并没有于志宁和张玄素的胆量,敢于当众指出太子的错误。

陛下把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于志宁和张玄素也没有继续推辞,而是一脸为难地看向李承乾。

他们只是臣子,只能听令行事。

李承乾也知道父皇虽然说是跟他商议,可通过方才的一番话已经把这件事定了下来,他无论怎么反抗都没用。

沉默了许久。

李承乾脸色平静地抱拳说道:“儿臣全听父皇之命!”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