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新房正在稳步进行,流水线也在如火如荼的开展。
农忙已过,村里人大多都成了闲人,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来了李家的流水线,据说工作不累,还能拿不少的报酬,每天五文,着实不少了,何乐而不为呢?
只是工作的内容...
每个人看着面前大小不一的木头,只感觉两眼一抹黑,完全不明白要做什么。
所以,为了流水线能够正式开展,李振又耐下心来,将被如何打磨零件和规格大小一一教给了村民,
工作不算难,就是环境有些糟心,几十个人同时打磨零部件,一时间木屑满天飞,这样下去可不成。
长时间吸入木屑,对身体损耗极大,李振可不是前世那些个黑心老板,何况他手底下做工的人都是知根知底的村里人,也是李振在这个世上立身的根本。
于是李振再次着急村里的各家婶子,妹子,凑在一起做口罩。
古代不比现代,用于纺织的材料多种多样,只能用棉布的代替,厚厚的垫上几层棉布,挂在耳朵上遮挡木屑,效果倒也不错,一天带下来,咳嗽的次数减少了许多,基本不在产生影响,李振这才放下心来。
虽说棉布造价不低,但每个人发放三个,换着佩戴也能解决目前的问题。
于是,在全村人的不懈努力下,第一架水车只用了不到七天的时间便呱呱坠地。
当然了,在将成品交给谭哲彦和县令之前,李振和三叔还需要检查一番。
零部件是否适配?有没有出现损坏的情况?既然要长此以往的做下去,质量是必须要保证的,毕竟不是一锤子买卖。
好在村里人还算争气,也没让李振失望,大部分零部件都达到了标准,个别的小部件只需稍稍打磨一下即可,基本没有出现大问题,可以投入使用了。
至于组装水车的事情,自然而然的落到了三叔的身上。
反正是去邻村,不算什么远路,更何况,李振还有更重要的事情。
李振起了个大早,顺带着把如烟和叫醒,夫妻俩直奔三黄县而去。
今日,恰好是第七天,李振要求的那些个物件儿,也到时间完工了!
一到县城,李振带着如烟直奔铁匠铺,在表明了身份后,店主很快带来了李振要求定制的物件。
李振获得铁锅x2,齿轮若干,链带两条,还有一个奇怪的铁架子。
“和我花的图纸大差不差,好手艺。”
李振满意的点点头,付过尾款后,直奔县衙门。
路上,李振的笑容就没有消散过,看着自家官人的模样,如烟满脑子的疑惑。
“官人,到底何事值得如此开心呀?”
“夫人不懂,白嫖使我开心。”
这句话半点没错!
一想到自己从县衙里薅羊毛,李振恨不得原地来一段唱跳来彰显内心的兴奋。
这不?一到了县衙,李振不等侍卫前去通报,一边放声大笑,一边快步走入县衙之中。
“谭前辈!想煞晚辈了!”
“哼,你还敢来?”
谭哲彦见李振嬉皮笑脸的模样就气不打一处来。
自从那天李振将图纸交给自己后,谭哲彦反复研究了许久,发现了一个相当可怕的真相。
这些个物件,跟水车没有半点关系,分明是李振那臭小子堂而皇之的以权谋私!
“谭前辈,不要这么冷淡嘛,您可爱的晚辈来访,笑一个?”
李振顺势坐下,也没拿自己当外人,倒了一杯茶一饮而尽,继续道:“谭前辈,晚辈要的东西呢?”
“都在库房呢,你小子,满嘴的胡言乱语!县里财政本就有些紧张,还让你骗了一大笔,也就是县令宽宏大量饶你一次,不然非将你关牢里蹲几天!”
眼看自己的小算盘被发现,李振也满不在意,挠了挠头憨笑道:“其实晚辈没骗人,这些东西都能让晚辈的心情更加愉悦,心情好了,工作的效率不就上来了吗?”
“你若继续废话,那就赶紧你的东西滚蛋吧,看到你就烦!”
谭哲彦冷哼一声,正要拂袖而去,却被李振一把拦下。
“谭前辈别急着了离开啊,我此番前来一方面是来取东西,另一方面也想问问前辈加减法掌握的如何啦?”
听到这里,谭哲彦不禁露出一抹骄傲的神态。
“不是老夫自吹自擂,如今百以内加减法,你尽管出题,老夫最多不肖三个呼吸,便可轻松回答上来!”
看着谭哲彦洋洋得意的模样,李振叹了口气,实在没有忍心拆穿这个耄耋之年的老头,你掌握的东西,换做前世,七八岁的孩子都能学会,而且不必列出算式,心算即可。
甚至有些聪明的孩子,幼儿园时期就能做到这一点,甚至掌握一些简单的乘除法。
李振实在无法理解,你是哪里来的自信如此骄傲的?
还不肖三秒?
李振隐秘的撇了撇嘴,奉上一记言不由衷的奉承,道:“谭前辈虽年迈,思维却不输年轻人,如此聪慧,晚辈佩服!不过空口无凭,不如晚辈出几道题,前辈若是能打上来,晚辈心悦诚服。”
“放马过来!”
“那前辈可听好了,且问15x7等于多少?”
此话一出,好似有一双无形的大手遏制住谭哲彦的脖颈,顿时老脸一红,说不出话来。
“15x7等于多少?这...这老夫怎么知道?”
“夫人,告诉谭前辈等于多少?”
如烟闻言一愣,旋即强忍住笑意柔声道:“官人,等于105。”
“正解!谭前辈,算学一途,任重而道远,您老还需磨练啊...”
反正老头子整日在县衙里无所事事,再加上地位超然,相当闲云野鹤,李振不介意出几道难题给他添添堵。
“你...你这是耍赖!老夫还不曾学过乘法!”
“加减乘数,只是算学基础中的基础,就算我还没有教过前辈,难道前辈就不能自己钻研一番吗?圣人曾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前辈,原来您对学问的渴求程度,也不过如此嘛...”